摘要: 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集郵是一項修心養性的娛樂活動,它可增長學識,陶冶情操,于身心健康皆有益。 有關部門抽樣檢測結果表明,一張郵票于小小方寸中竟可容納有上百萬細菌和病毒。
.jpe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840/format,jpg/quality,q_85)
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集郵是一項修心養性的娛樂活動,它可增長學識,陶冶情操,于身心健康皆有益。但是,如果集郵不注意衛生,也會惹病上身。
有關部門抽樣檢測結果表明,一張郵票于小小方寸中竟可容納有上百萬細菌和病毒。特別是依舊殘舊的郵票上,檢測查出查出攜帶達有30多種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卵。至于一些保管不當而發霉的郵票,它們遭污染的程度更是極其嚴重。
一枚郵票從印刷、運輸、發售到交換,被污染在所難免。特別是一些古老的老舊郵票,年代久遠,數經易手,并可能經過傳染病患者之手,沾染病毒、細菌的情況更為嚴重。因此,為了有效地防止郵票傳染疾病,廣大集郵愛好者,必須注意集郵衛生,以免“引病入室”。
郵票收藏的幾個方法:
(1)集郵愛好者要備有專用的攝子,避免用手直接觸碰郵票。這樣既有利于保護郵票,又避免污染郵票。
(2)郵票收藏最好每張郵票都一個專門的保護膜。(用一個專門的小小塑料套裝起來)
③注意在欣賞郵票時,防止對著郵票大聲說話、咳嗽或打噴嚏,以免唾液玷污到郵票。
④患病期間,特別是傳染病期間,不要玩賞郵票,以免通過郵票傳染給他人。
⑤對于郵冊應放置在干燥通風之處,經常檢查有無發霉、蟲咬、鼠害等現象。
記錄恢復帝制鬧劇的“洪憲”郵戳
孫關龍:造紙術是什么時候發明的
貼著七張郵票的掛號信
郵票小色標蘊藏大創意
在臺灣《全方位拍賣》目錄第80期62頁,有一件民國帆船3分舊票(圖1),蓋有“洪憲元年三月十一”日戳,戳式為英中文腰框日戳,本無可圈點之處,到是“洪憲”元年特殊的記年戳記比較罕見,查閱資料,尋找出處,原來是袁世凱恢復帝制鬧劇的佐證。
中國的各類集郵協會,數以千百計,辦有會刊會報的自然也數以千百計。郵會的命名各有千秋,但是以黃河命名的恐怕只有黃河集郵研究會一家,自然《黃河集郵》也是第一份以黃河命名的集郵協會會刊。
隨著春日第一縷清風,第27屆“上海桃花節”翩躚而至。同時第27屆上海桃花節集郵展覽于3月24日又在浦東新區文化中心惠南分中心開幕。 上海郵政惠南鎮支局使用《2017“惠南杯”第27屆上海桃花節集郵展覽》郵資機宣傳戳一枚,本人自制紀念封以志祝賀。
即便到了近代,中國也經歷了從軍閥混戰到張學良“東北易幟”,國民政府統一全國的歷程。1916年到1928年的12年間,各地軍閥割據、群雄并起,紛紛向中央政權發起挑戰,折騰的昏天黑日,民不聊生。
”4月9日,在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博物館舉行的《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全國首發式上,來自北京的退休干部陳學健手捧剛剛拿到手的郵票激動地說。
2017年3月21日上海郵政石門二路郵政支局使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90周年》郵資機宣傳戳1枚,由于本人在山東臨淄,委托郵友制作自制紀念封。
“方寸”天地闊 “郵頌”母親河
中國的各類集郵協會,數以千百計,辦有會刊會報的自然也數以千百計。郵會的命名各有千秋,但是以黃河命名的恐怕只有黃河集郵研究會一家,自然《黃河集郵》也是第一份以黃河命名的集郵協會會刊。
集郵活動:真正能穿越時空的是郵票與書信
陸羽集郵研究會的專家們來快樂老家藝術吧,與學生們一起開展《郵票與書信》的活動,讓孩子們了解集郵知識。 現場氣氛火熱! 隨著手機的普及,人們的遠距離交流與溝通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幸運星的孩子有福了!
郵政唯一明文規定不能撕開貼用的郵票
而我國卻有一種郵票小全張郵電部明文規定不能撕開(剪開)單枚貼用,它就是1964年10月20日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五周年》紀念郵票小全張。 1964年10月1日,首都各界人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5周年典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