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型張規(guī)格:136mm*80mm。 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于1982年8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8月29日閉幕。會議期間,通過了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章程,發(fā)表了致臺灣集郵界同仁書。在8月29日下午又舉行了常務理事會。
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小型張).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840/format,jpg/quality,q_85)
1982.8.25。影寫版。P115*11。[G]。劉碩仁。北京郵票廠。
小型張規(guī)格:136mm*80mm。
郵票規(guī)格:60mm*40mm。
本套小全張郵票共1枚。主體圖案為“驛使圖”,是甘肅省嘉峪關魏晉時期的墓室壁畫。
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于1982年8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8月29日閉幕。會議期間,通過了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章程,發(fā)表了致臺灣集郵界同仁書。在8月29日下午又舉行了常務理事會。由于臺灣省的集郵組織沒有派代表出席,因此常務理事會為臺灣省保留了一個席位。
人類最初的居住范圍極小,而且是封閉性的,信息完全靠口語相傳或某些具有象征意義的東西來傳遞,隨著人類生活圈的擴大,交際面也不斷拓展,這需要有專門的人來傳遞信息。中國古代有非常發(fā)達的信息傳遞制度,從最初的烽火傳警到后來遍布各地的驛使制度,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對于信息傳遞的重視。
“驛”的本義指供傳遞官方文書用的馬匹,引申為傳遞文書人暫住的場所。驛使,則是對通信人員的稱謂。漢代的郵亭便設有驛使,專司郵遞工作。本套郵票上駿馬如飛,四蹄疾騰,反映了驛使在繁忙地傳遞信件。
這枚郵票發(fā)行于1982年8月25日,屬于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小型張,該郵票的主圖案為驛使圖屬于我國魏晉時期的著名墓室壁畫,從圖畫中也可以看出這個著名的壁畫頗具中國古典特色,展現(xiàn)出了我國豐厚的民族藝術文化內涵,我國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首都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同時在會議期間還通過了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章程。這次大會為我國日后的郵政發(fā)展事業(yè)也做出了重要的指導思想,郵政事業(yè)的發(fā)展很好地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同時這種傳遞的方式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可以依靠近現(xiàn)代化的科學技術信息傳遞力量來減輕個人的負擔。
142 攝影誕生一百五十年
T137 兒童生活(附捐郵票)
J18 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的講話》發(fā)表三十五周年
J4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第一組)
這組郵票的畫面也十分的完美,人物被繪制的十分逼真,線條圓潤,用色飽滿。整組郵票由我國著名郵票設計大師周峰設計,北京郵票廠印刷,質量有保障值得收藏。
為了紀念中國這枚偉大的作品,中國發(fā)行了T126 敦煌壁畫(第二組)郵票,這枚郵票發(fā)行于1988年5月25日,是中國影寫版郵票的一枚,齒孔數(shù)為P11。整組郵票出自于吳建坤、任宇兩位郵票設計大師之手,設計方面達到了完美無缺,十分值得每位郵票收藏家收藏。
本套郵票共3枚。郵票圖案為三人的肖像畫。遵照其遺囑,她的骨灰移葬中國。我國發(fā)行的這套郵票為他們做出了很好的紀念意義,同時對他們?yōu)槲覈龀鰜淼囊幌盗胸暙I也作出了肯定。
1980.3.8,影調套印,P11.5*11, 30*40mm, 50。 1910年,在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大會議上,根據(jù)蔡特金的提議,把3月8日定為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以紀念1909年美國芝加哥女工的罷工斗爭和團結各國婦女共同斗爭。在蔡特金的領導下,德國的婦女解放斗爭取得了巨大成果。
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于1986年 10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這套郵票的發(fā)行不僅很好地紀念了這次大會的召開,同時對于國家郵政事業(yè)的發(fā)展也作出了激勵的作用。
郵票規(guī)格&整版枚數(shù):31×52mm,40;52×31mm,40. 1975年9月12日至28日,第三屆全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比賽項目成年組有28項,少年組有8項。各枚郵票的上角均印有本次運動會的會徽。
T94 朱鹮郵票
整組郵票分為三枚,第一枚郵票為“翔”,圖中,一只朱鹮正在展翅高飛,它的背景是藍色的天空,翠綠的樹林,在背景的襯托下,朱鹮的形象,更加的深入人心。整組郵票由北京郵票廠印刷,質量精致,十分值得各位郵票收藏家收藏。
J39 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
1979.10.30,影寫版,P11*11.5, 40*30mm, 50。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6日,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共有3200名代表出席了大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