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79.11.26,影寫版,有背膠。 3-1、3-3:P11*11.5、40*30mm、50。圖案采用了水彩畫的表現手法,描繪了這座國家檔案館的雄姿。 為紀念國際檔案周,中國郵電部于1979年11月26日發行了這套紀念郵票。

1979.11.26,影寫版,有背膠。孫傳哲。北京郵票廠。
3-1、3-3:P11*11.5、40*30mm、50(5*10)。
3-2:P11.5*11、30*40mm、50(10*5)。
3-1為“中央檔案館”。主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檔案館的外景。圖案采用了水彩畫的表現手法,描繪了這座國家檔案館的雄姿。畫面采取仰視的透視角度,把中央檔案館的主樓刻劃得更加高大。主樓前是青翠碧綠的草坪,背景為藍天和周恩來為檔案館題寫的館名。字取紅色,在藍天的映襯下十分醒目。
3-2為“皇史緀—金匱”。圖案是皇史緀里珍藏的“金匱”。匱,意指匣子,是古代皇帝用于收藏絕密文件和檔案的工具。
3-3為“皇史緀正殿—石室”。圖案是皇史緀全景。這是一座單檐歇山頂建筑。屋頂上覆蓋著金碧輝煌的琉璃瓦,四周是厚實堅固的墻壁,下面是圍著漢白玉欄桿的石階和基座。整個建筑顯得富麗莊嚴、堅實穩固,展現了昔日皇家檔案館的風采。
為紀念國際檔案周,中國郵電部于1979年11月26日發行了這套紀念郵票。郵票中的“中央檔案館”建于1959年,是保管黨和國家重要檔案和文件的處所。“中央檔案館”的匾額是周恩來題寫的。郵票中的“皇史緀”是專藏帝王的手跡、實錄和秘典的地方,也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檔案館之一。它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1536年落成,位于北京南池子。解放后這里又按原狀進行了修繕。
這套郵票發行于1979年11月26日,屬于國際檔案周紀念郵票,該郵票共有三幅圖畫,從圖中可以看出中央檔案館的建筑氣勢宏偉大氣磅礴充分的展現出了國家檔案館的雄姿,同時畫中的金匱以及石室設計構造頗具中國古典特色,充分地展現出了我國豐富多彩的歷史民族藝術文化,同時也展現出了昔日皇家檔案館的風采。我國是一個擁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現在國家各方面事業的發展都是由古代人民貢獻建設所奠定的基礎,該郵票中的皇史是專長帝王手跡實錄和秘典的地方也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檔案館之一,是現代我國不可多得的歷史建筑文化遺產,同時我國為了紀念國際檔案中發行了這套郵票選用的圖片場景很好地突出了主題。
T164 承德避暑山莊
T100 峨嵋風光郵票
4分, 盤古開天, 1474.15萬枚。 8分, 女媧造人, 1703.9萬枚。
1987年5 月24日至2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召開國際掃盲年籌備會議,建議宣布1990年為國際掃盲年。我國對于這一次活動也非常的重視,同時發行了這枚郵票促進了國家教育工作的發展。
上海市月季花協會于1981年把她定名為“浦江朝霞”。在設計方面,這枚郵票更是品質上乘,它出自于中國著名郵票設計大師孫傳哲之手,惟妙惟肖地描繪了中國六種月季,圖中的花朵一朵開的嬌嫩,讓人看后情不自禁的就想把它收入了囊中。
本套郵票共3枚。郵票圖案為三人的肖像畫。遵照其遺囑,她的骨灰移葬中國。我國發行的這套郵票為他們做出了很好的紀念意義,同時對他們為我國所做出來的一系列貢獻也作出了肯定。
發行日期:1978.8.26。這枚郵票一共有10個“成員”,家族十分的龐大。整組郵票出自于中國著名的郵票設計大師鄧錫清之手,畫面布局十分和諧。
本套郵票共1枚,為“國際和平年”。本套郵票主圖設計是一只藍色的鴿子,象征和平。 左側為“國際和平年”徽志和主題文字。徽志是兩根橄欖枝交叉環繞,中間是雙手托著的一只白色和平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