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外國銀元外型制作精美,大小及成色基本一致,在交易過程中,以枚作價,計算方便漸漸地被國人接受。次年清政府迫于抵制外洋、減少白銀流失的需要,批準了張之洞的請求。其奏準后,這種銀元圖案設計遂成定制。
明朝后期,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商人相繼到澳門、廣卅經商,帶來了本國銀元。隋著外貿的發展,流入中國的外國銀元也逐漸增多。由于外國銀元外型制作精美,大小及成色基本一致,在交易過程中,以枚作價,計算方便漸漸地被國人接受。在民間貿易中,以銀兩換銀元再以銀元換銅錢使用,銀元受商民歡迎,外國銀元在兌換中國白銀時的交換價值呈上升趨勢,遠遠超過了它的實際價值,致使洋價高于銀價。
外國商人用一般北成的低色銀元換成中國足色紋銀,運回本國鑄成低色銀元再這來中國兌換白銀,輾轉往返,大獲其利,造成中國白銀大量損失外流。清朝的有識之士紛紛上書,要求自鑄銀元、抵制外洋。1833年(道光十三年)陶澍、林則徐二人最早向清朝中央政府提出自鑄銀元的主張,遭到道光皇帝的斥責,直到光緒年間,這個問題才逐步引起朝廷重視。為了抵制外洋并解決產銅日稀、制錢日少,而社會經濟發展迫切需要大量充足的貨幣進入流通領域,官鑄銀元終於被提到議事日程。

光緒十三年(1886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創辦機器鑄錢工業,定名廣東錢局,廠址設在廣卅大東門外南華壙,通過香港匯豐銀行訂購英國伯明翰拉爾夫·希敦父子造幣有限公司的造幣機器,并委托匯豐銀行代鑄,并定出鑄幣章程,規定它的輕重大小及配合成色。光緒十三年正月(1887年2月)張之洞上奏朝廷請許廣東試鑄銀元,奏折稱:“粵省此次訂購鑄銀機器,內兼有鑄銀元機器,擬即選募西人善鑄銀元者來華試造。若附在錢局內鑄造,計每歲鑄銀元三千枚之機器,其機器價值、廠屋、工料、火耗,一年所費不過四五萬金,專設一廠,亦不過十余萬金……銀元上一面鑄光緒元寶四字,清文漢文合壁,一面鑄蟠尤紋,周圍鑄廣東省造七錢三分十字,兼用漢文、洋文,以便與外洋交易。”同年三月光緒皇帝發布上諭,以“事屬創始,尚須詳審籌劃,未便率爾與辦”為名,下命張之洞“聽候諭旨遵行。”次年清政府迫于抵制外洋、減少白銀流失的需要,批準了張之洞的請求。當年廣東錢局利用在英國伯明翰拉爾夫·希敦父子造幣有限公司訂做的鋼模,試鑄了七錢三分銀幣。
光緒十五年(1889年)開始鑄造大批銀幣供市場流通。該套錢幣共分五等,即“七錢三分”、“三錢六分五厘”、“一錢四分六厘”、“七分三厘”、“三分六厘五”.主幣“七錢三分”正面珠圈內有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珠圈外上環英文“廣東省”,下環漢文“七錢三分”,兩側為四瓣小花。背面正中為蟠龍圖案,上下分環“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三分”十個漢字。其余四等除紀重英文、漢文相應改變外,都與“七錢三分”幣相同。由于“七錢三分”銀元比市面流通的外國銀元成色好、分量重,很快被人收藏或熔毀減色減重新鑄,退出了流通市場,反而不敵外洋。在這里錢幣學中的“格雷欣法則”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得到充分體現。張之洞采納了他當時的合作者英國匯豐銀行的建議,仍用舊范,改紀,重新鑄色重都與市場流通外洋相同的“七錢二分”版銀元,俗稱“七二反版”。鑄就后引起一些清政府官員的非議,同年十一月戶部尚書張之萬等奏議,認為“將外文列于中國年號之內,體制尚有未合,應請朝令該督交洋文收鎏蟠龍之外,以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漢文改到前面。其半元以下銀元以次照改較為妥協。”其奏準后,這種銀元圖案設計遂成定制。

光緒十六年廣東省按欽定體制改鑄“光緒元寶”銀幣一套,該套銀幣仍分五等,即“七錢二分”、“三錢六分”、“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每元重七錢二分,配九成足銀;次則三錢六分,減配八六成足銀;再次則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三種,均減配八成足銀。又把后四種分別稱為“對開”、“四開”、“八開”、“十六開”。“七錢二分”銀幣正面為珠圈內有滿漢文“光緒元寶”,外環上下分別為楷書“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十個漢字,兩側各一朵四辨小花。背面正中蟠龍圖,外環上下分別為英文“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兩側各一朵四辯小花。其余四等銀幣除紀重的英文漢文相應改變外,都與“七錢二分”銀幣相同。
廣東錢局從光緒十六年(1890年)開始大量鑄造定制的第三版“光緒元寶”,并逐步占領了流通市場,這是中國自鑄近代銀元的開始。此版銀幣一直延鑄至光緒三十四年,不但在廣東市場流通,而且還越出省界,在福建、上海、天津等地市場通行,后來四開及八開還盛行于上海。廣東省錢局由此還獲利頗豐,據有關資料記載:以光緒十六年到光緒二十五年底,十年間鑄造這類銀元盈余白銀285萬兩,可見廣東錢局鑄造銀元是成功的,廣東第三版“光緒元寶”的范式,后被各省錢局相繼采用,取代了外國銀元和舊的銀兩制,成為定制,開創了中國自鑄銀元的嶄新局面。

江南光緒甲辰7.2錢圖片及市價 價值多少
光緒元寶銅錢市場價多少 光緒元寶銅錢價值如何
光緒元寶銀元哪些版別最貴 光緒元寶銀元市場價格
江南省光緒元寶值多少錢一枚 江南省光緒元寶價格分析
奉天市面當時貨幣流通緊缺,于是奉天機器局銀元鑄造廠將廠改名奉天銀元總局,并開鑄銀元以及銅元。與此同時造幣廠還鑄造了一枚奉天一兩孤品樣幣。
在清朝時期,我國鑄有自己的錢幣——光緒元寶銀元,該枚錢幣是我國首次嘗試使用外國技術鑄造的,錢幣的設計上也有著較為濃烈的西方色彩,是結合了中西元素的一枚銀幣,具有較為深遠的歷史意義,其中,廣東省造光緒元寶是該系列中比較受歡迎的一版。
清末時期,我國國內市場經濟秩序十分混亂,尤其是在錢幣交易上,因外國貨幣的輸入,錢幣交易的種類非常復雜,清統治者為了重新掌控國內經濟主權,便實行了幣制改革,而
他們認為根據市場上的投資情況來看,光緒元寶是大眾收藏品,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加上數目也在逐漸減少,所以光緒元寶的價格還是會繼續上漲。
提前光緒元寶,相信很多人有一定印象的,因為距今不過是百余年的時間。從市場上的古錢幣品相來看,光緒元寶當十還是有著不錯的品質。
正因光緒元寶代表的歷史意義非凡,所以光緒元寶價格不菲,近年來仍有升值空間。其一,光緒元寶作為銀元式貨幣,自然是由銀制作的。因市面上光緒元寶價格統一,基本穩定,不存在價格大打折扣的情況。
四川省造光緒元寶7錢二分圖片及價格 價值多少
清末,統治者為了重新掌握我國經濟實權,抵御外國貨幣的入侵,所以政府就發行的光緒元寶銀元,而四川省造光緒元寶7錢二分銀幣,就是四川省鑄造并發行的主要流通貨幣,其傳世量有限,加上這幾年銀元收藏熱的興起,它的收藏價值也被許多收藏人士所看好。
西藏光緒元寶銀幣圖案及價格 值多少錢
清朝以前,我國幾乎都是以銅錢為主要流通貨幣,直到清朝后期,由于外國貨幣文化輸入,清政府就開始銀幣為主要交易錢幣,并準許各個省自行鑄造,而西藏光緒元寶銀幣就是西藏省發行的銀幣,其錢幣設計獨特,匯聚多種貨幣文化,具有不菲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