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郵政定于2016年7月13日發行《殷墟》特種郵票1套3枚。郵票將殷墟的三件代表性文物甲骨文、青銅器、玉器完整地呈現于畫面中,背景中的水墨效果將3枚郵票聯系在一體,相互呼應。

中國郵政定于2016年7月13日發行《殷墟》特種郵票1套3枚。詳情如下:
(3-1)T 甲骨文 80分
(3-2)T 青銅器 1.20元
(3-3)T 玉 器 1.50元
志號:2016-17
發行日期:2016年7月13日
郵票規格:36×36毫米
齒孔度數:13.5×13度

整張枚數:18枚(6套,3枚連印)
整張規格:144×245毫米
版 別:膠雕套印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
設 計 者:王虎鳴
雕 刻 者:牛凱、白金
資料提供: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責任編輯:王靜
印 制 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殷墟是中國古代商王朝晚期的都城遺址,位于河南省安陽市西北洹河兩岸,由殷墟王陵遺址、宮殿宗廟遺址和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對殷墟的科學發掘始于1928年,出土了大批的都城建筑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玉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不僅反映了殷商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更是探討當時宗教禮制、生活方式以及文明程度的重要依據。1961年,殷墟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該套郵票選取了殷墟出土的代表性器物,第一圖甲骨文為刻辭卜骨,第二圖青銅器為后母戊鼎,第三圖玉器為玉龍。郵票采用“六膠三雕”膠雕套印工藝。郵票將殷墟的三件代表性文物甲骨文、青銅器、玉器完整地呈現于畫面中,背景中的水墨效果將3枚郵票聯系在一體,相互呼應。該套郵票采用膠雕版印制,利用點線的豐富變化造就一套雕刻精品。通過雕刻線條的疏密深淺變化和三種不同顏色的凹印油墨的結合,將甲骨文字字入骨的質感與厚重、青銅器歷經滄桑的雄渾與斑駁、玉器禮神通靈的溫潤與光澤刻畫得淋漓盡致。
2016-10 《二十四節氣(二)》特種郵票
2016-25 《2016年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紀念郵票
2016-30 《扶貧日》紀念郵票
2016-20 《第三十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郵票
2016-8 《全民閱讀》特種郵票
2016-2 《拜年》特種郵票
2016-21 《相思鳥》特種郵票
水果以其豐富的營養,多樣的品種,鮮艷的色澤,香甜的味道受到人們的喜愛。因“杏”與“幸”“興”諧音,寓意幸福、幸運、興旺發達。西瓜,香甜可口,清熱解暑,為夏令主要水果之一。西瓜的紅色寓意生活事業紅紅火火。因“荔”與“利”諧音,寓意大吉大利。
“親嘗湯藥”中,漢文帝盡心照料患病的生母薄太后,每碗湯藥必先嘗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文姬續書”中,蔡文姬遵父蔡邕之囑整理其遺作,即使被擄掠至匈奴十二載仍不忘父托,歸漢后,憑記憶寫下父親的四百卷作品。
注:同時發行《丙申年》郵票版式三,用于贈送給預訂2016全年紀特郵票的預訂戶。 《丙申年》特種郵票由國家郵政局發行于2016年1月5日,一套兩枚,面值均為1.20元。郵票是由黃永玉擔綱設計,趙川、馬榮合作雕刻而成。
版式二上將增加“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二維碼,通過掃碼即可登錄國圖數字圖書館進行電子圖書的查閱。 在紫外燈下觀察,郵票展現出夜深人靜潛心讀書的場景——敞開的窗戶中透出夜讀的燈光。
注:為配合中國郵政開辦一百二十周年紀念活動,采用“年年有余”和“喜臨門”郵票印制《中國郵政開辦一百二十周年紀念》小全張1枚,售價3元,規格為120×80毫米。
《高逸圖》特種郵票由國家郵政局發行于2016年4月2日,一套三枚,總面值為3.90元,小型張面值是6元。首先,王虎鳴擔任郵票的設計師,市場反響注定不俗,其次,郵票的主題也十分惹人注目——中國的傳世名畫《高逸圖》。
2016-18 《水果(二)》特種郵票
水果以其豐富的營養,多樣的品種,鮮艷的色澤,香甜的味道受到人們的喜愛。因“杏”與“幸”“興”諧音,寓意幸福、幸運、興旺發達。西瓜,香甜可口,清熱解暑,為夏令主要水果之一。西瓜的紅色寓意生活事業紅紅火火。因“荔”與“利”諧音,寓意大吉大利。
2016-29 《中華孝道(二)》特種郵票
“親嘗湯藥”中,漢文帝盡心照料患病的生母薄太后,每碗湯藥必先嘗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文姬續書”中,蔡文姬遵父蔡邕之囑整理其遺作,即使被擄掠至匈奴十二載仍不忘父托,歸漢后,憑記憶寫下父親的四百卷作品。
2016-30 《扶貧日》紀念郵票
2014年,國務院批準確定每年10月17日為我國的扶貧日,扶貧日的設立旨在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傳統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貧困宣戰,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與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