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1為“加速革命化現化代”。主圖為有毛澤東像的紅旗和陸、海、空三軍戰士,背景為飛機、坦克和戰艦。 5-2為“井岡山軍旗紅”。

5-1為“加速革命化現化代”。主圖為有毛澤東像的紅旗和陸、海、空三軍戰士,背景為飛機、坦克和戰艦。
5-2為“井岡山軍旗紅”。主圖為身背大刀、手握長槍的紅軍戰士和手拿長矛的游擊隊員,背景是紅軍軍旗等。含意是:井岡山建立了農村根據地,中國工農紅軍從此誕生,井岡山成了中國共產黨武裝革命的中心。
5-3為“游擊健兒勇”。主圖為八路軍戰士帶領游擊隊隊員走在蘆葦叢中,背景是蘆葦蕩。其含意是:游擊隊員英勇善戰,常常出人意料地打擊敵人,成為八路軍的得力助手。
5-4為“雄師過長江”。主圖為準備拉響手榴彈的戰士和“八一”軍旗,背景是千帆競發,橫渡長江。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分三路強渡長江,突破了國民黨軍隊的長江防線。
5-5為“鋼鐵長城”。主圖為中國邊防軍正在邊防線上巡邏,表現中國人民解放軍高度警惕,隨時準備消滅入侵之敵。
1977.8.1,影寫版,P11.5,31*38.5mm,50(10*5)。[G]。
[D](5-1)(5-2)(5-5)李印清;(5-3)(5-4)張克讓。
[Pr]北京郵票廠。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等領導了南昌武裝起義。這次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1933年6月30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關于決定“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決議》。
這是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50周年(1927-1977)而發行的一套紀念郵票。本套郵票共5枚。
這套郵票發行于1977年8月1日,紀念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50周年,該郵票共有五幅圖畫,分別從近現代戰爭的不同場面來展現出了解放戰爭的豐富多彩,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近現代歷史上一些偉大的革命主義戰斗場景,這些人民英雄的典型形象也一個個深入人心,同時他們所留下的大無畏革命戰斗精神也將繼續傳承下去。近現代時期我國遭受了外敵的侵占,這些外敵在我國所做出來的一系列暴行遭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嚴重不滿,然后在國家的偉大領導人的帶領下我國的共產黨以及解放軍游擊隊等等,都大無畏地奮起抗戰最終消滅入侵之敵并且取得了戰爭的全面勝利,這一次次的戰爭也成為了具有革命性的歷史事件,這套郵票的發行也為這些事件作出了很好的紀念。
T166 景德鎮瓷器
J132 辛亥革命著名領導人
T15 中國登山隊再次登上珠穆朗瑪峰
J48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第五組)
為了將這部名著更好的推向世界,被人們所銘記,中國發行了T131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第一組)郵票。這枚郵票發行于1988年11月25日,是中國影寫版郵票的一枚,齒孔數為P11,構圖方式分為橫向和縱向,能夠更好的滿足各位藏家的需求。
1981年11月1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宣布1983年為世界通信年。圖案是兩位飛天女神繞地球飛翔,一位手持信件,一位手托衛星,象征著中國通信事業的發展;背景的光環表示電波,象征著安全、暢通的通信事業。
這枚郵票發行于1987年9月5日,紀念的是中國藝術節,該郵票的主圖案選用的是中國北宋著名書畫家所著作的行書藝字,同時整個畫面以紅色為主基調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沖擊感,很好地烘托出了節日的氣氛也展現出了我國民族藝術文化的特色以及豐富內涵。
2-1為“延安寶塔山”。主圖為繁花襯托下的延安寶塔山,象征毛澤東《講話》的精神指導文學藝術工作者的創作。同時這次的講話中涵蓋了國家重要領導人所表達出來的一些指導思想以及文藝理論,給日后我國文藝工作方面的發展做出了非常大的指示和領導。
畫面更是這套郵票的一大亮點,潘可明大師采用了類似卡通人物的形象,既通俗易懂又能夠傳達出道理可謂十一局兩得。質量方面各位藏者可以放一百個心,它出自于北京郵票廠,印刷清晰,十分值得各位郵票收藏家收藏。
1976.2.20,影寫版,P11.5,52×31mm,40. 其中第四個5年計劃所涵蓋的項目眾多,不僅大力發展農業加速了農業機械化的進程,同時也狠抓了各方面工業以及交通運輸事業的建設,所以該郵票的發行也為這次事件作出了很好的紀念。
T102 乙丑年
8分,牛,9555.26萬枚。這枚郵票由任宇大師設計,圖案是一只正在抬頭望天的牛,圖中,它牛角高高豎起,體格健壯,十分的精神。在質量方面,各位郵票收藏家也不必擔心,它由北京郵票廠印制,質量有保證。
T51 童話“咕咚”郵票
8分 “咕咚”! 此票是我國第一次發行的帶有副票的聯票,也是中國第一套小本票,小本票內有兩套,每套四枚,橫五連。這枚郵票發行于1980年6月1日,十分特殊的是,它是中國第一次發行的帶有副票的聯票,紀念意義十足,升值潛力巨大。
J78 中國人口普查郵票
據這次普查,中國1982年7月1日零時的總人口為1031882511人。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之后各方面的事業發展都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同時我國的人口也成為了國家面臨的一個問題,人口普查對于人口眾多同時年齡段分布不均的現狀作出了一系列的調整。
